四草的紅樹林

鄭世刊

長久以來,在河口交界處的紅樹林沼澤地一直遭受國人的遺忘,歷經歲月滄桑的洗禮,以及人類有意或無意的摧殘,台灣西部沿海的紅樹林植物,如今只剩四種,著實可惜啊!

 

何以謂之為「紅樹林」,又為何如此珍貴呢?紅樹林名稱的由來,源自於一種紅樹科植物--紅茄苳的特徵,因其樹幹、枝條、花朵皆為紅色,甚至樹皮部份可提煉出紅色染料,於是謂之「紅樹」。而紅樹林則是泛指如紅茄苳此類生長於半鹹水環境,而位處於熱帶、亞熱帶區域河流及海岸沼澤的植物族群。

 

台灣西部在河流與海洋交會的潮間帶處,由於海浪及潮汐漲退潮都相當緩和,各河流一路挾帶而下的沙泥和腐植質,便會逐一沈澱淤積,而形成黏質灘地,此況正好提供了紅樹林族棲環境。

 

有「水上森林」之稱的紅樹林,面對著沼澤軟泥的長期缺氧及海水的高鹽度,地理環境的高溫以及因潮汐所影響的乾濕度變化,如此嚴苛的生長環境,其超乎其他植物之所不能的特殊演化,是成了今日探討的重點!

 

現今四草保護區內計有海茄苳、欖李、五梨跤三種,此時順將耐寒性較高的水筆子納入,一併探討,以利分析比較:

 

一、演化特性:

 

  1. 繁殖:水筆子與五梨跤乃利用胎生苗來繁殖。胎生苗內有間隙組織可飽含空氣,其即可藉由潮水傳播而擴大族群,再加上其表皮含有防蟲的單寧質更是絕配。而海茄苳與欖李亦有海棉組織可藉潮水衍生下一代。(附圖一∼四) 
  2. 葉片之排鹽、保水特性:欖李具有肉質的厚葉片,保水性較強,而另三者的葉片有厚皮層,可防止水份之消散,此外特別注意海茄苳葉背的密生絨毛,還兼具排鹽作用。
  3. 多功能的支持根與呼吸根:面對缺氧與穩定樹身之問題,其根部就突顯出其重要性。
  • 海茄苳的地下根成橫向發展,且會往上長出長棒型的呼吸根。
  • 欖李的呼吸根亦是橫向發展,但其型態卻像膝蓋狀彎曲且露出表面。
  • 五梨跤的支持根也是呼吸根,直接由主幹或支幹分出,以懸垂向下的姿態漸入軟泥而形成支柱作用。
  • 水筆子的呼吸根長於樹基處,長出後亦伸入軟泥中,可形成穩固的支持根。(附圖五∼八)

 

二、參考小檔案:

 

  1. 海茄苳:馬鞭草科,是數量最龐大的族群,以台南縣最多,葉片對生,葉背灰綠色,橘紅色小花兩兩對生,果實為蒴果,淺綠色。
  2. 欖李:使君子科,分佈於南台灣,數量以台南市最多,葉片互生,呈倒卵形,葉端有似烏魚子的缺刻,肉質且脆,果實為核果,位於白花下端,花落後才逐漸膨大,果皮堅硬。
  3. 五梨跤:紅樹科,分佈在南部以台南市數量最多,葉片特大,葉端尖細,革質且具光澤,花瓣四片,邊緣有白色細毛,淡黃色花萼四片,花落後萼片宿存,筆狀之胎生苗開始成長,其表面有粗疣點。
  4. 水筆子:淡水河流域是主要分佈區,五片白色絲狀花瓣為昆蟲帶來蜜源,綠色筆狀胎生苗表面光滑,在成熟時先端會變紅褐色。

 

台南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內引水道、排水溝、魚塭及鹽田堤邊等皆可見紅樹林蹤跡。更於竹筏港沿岸可見生長茂盛的欖李純林,以及鹽水溪口海茄苳蓊鬱成林的水上森林,另則在於大眾廟後方的紅樹林保護區,是一處兼具觀賞及教育性的混生林。這些珍貴的國寶級植物亟需大家的關懷、保護,亦希驥細蕊紅樹、紅茄苳及水筆子能在南台灣重現,保育之路實是艱辛而刻不容緩,加油!

 

參閱書籍:

 

1.台灣紅樹林自然導遊-大樹出版社。

2.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簡介-台南市野鳥學會。

3.自然之美-台南市野鳥學會。

 

[上一頁]